青云洞和李家智的传说


賨国佳传,竹邑美景。在四川省大竹县石河镇境内(原蒲包乡),铜锣山北段,有一寺庙胜地,称为青云洞。这里青山绿水,环境清幽,葱郁的树丛中,掩映着璃瓦屋顶和朱红宫墙。寺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,各地香客不辞劳苦,翻山越岭,前来求雨、祈寿、去灾、求福,来往者络绎不绝。青云洞旧名青烟洞,因清道光时期,此地显灵,上报皇帝后,改名为青云洞,并赐扁额“功普賨城”。关于青云洞,有许多传说。

话说,在明朝时期,蒲包山麓有一李氏夫妇,心地善良,常以助人为乐,但家贫如洗,以粗茶淡饭生活。老来得子,视如掌上明珠,念子心切,望子成龙,求助于青烟庙会中长老山国大师为其取名家智。

家智七岁那年,父亲不幸去世,留下孤儿寡母,全靠给人做针线、捡柴、割草卖为生。有一天,家智告诉母亲,想要青烟庙会山国大师教他识字。母亲表示允许并陪同他前去拜师,母亲千恩万谢嘱托山国大师一定要教育好家智。从此,家智每天割完草之后,都到青烟洞拜见山国大师学习文化和做人道理。就这样,白天有名师指引,晚上有慈母教导,天长日久,家智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孩子。

一天,山国大师拿了一个仙桃(敬神的供果)给家智吃,可家智舍不得吃,心中想着母亲,拿回家就说:“妈,给你仙桃吃,老师送的,听说吃了能健身延寿。”母亲面对孝顺的儿子感动地说:“儿子,老师给你的,你就自己吃吧!”就这样母子互相推让,推让不下,最后母亲说各分一半而吃,家智说不过母亲,只好如此,可他仍把那一半留存在母亲的枕边。

为了孝敬母亲,家智从懂事之时起,冬天几乎每夜都要把被窝煨热之后再让母亲去睡。在当时的社会里,家智的孝道成为一方乡邻的榜样,为李氏宗族增添光彩,人人夸他。家智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。为此山国大师更是热心热肠、倾己所能教他攻书。

家智十五岁时,不幸事发生了,母亲卧床不起,家智除了端茶送水外,还要扶母亲去解便,家中日常为人处事之道全由他支撑,这些并非一日之事,而是成年累月,里里外外都是他一人把持,小小年纪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。

后来,经山国老师指点,家智把家搬至青烟洞旁边居住,在友好邻居和善良族人帮助下,娶了媳妇。家智仍以捡柴割草度日,夫妻恩爱,婆媳融洽,一家和睦。渐渐地家智的功德不但在乡闾扬名,而且也感动了天地鬼神。

明万历中期,山国大师升天。青云洞寺庙内又来了一位雪眉老人。一次,家智路过寺庙,被雪眉老人叫去下棋,在一番对弈之后,雪眉老人被家智的棋艺震撼,从此便常邀家智下棋,时间久了,两人渐成知己。家智多次询问老人真姓大名,老人总是笑而不语。总是说:“为人忠厚,孝顺父母,尊敬长辈,乃尔之天职也。”

家智对母总是尽孝敬之心。在力所能及范围,尽量满足母亲要求。有一天,母亲说:“听别人讲陈腊肉能医病,哪里有啊?”母亲泪水如雨下,家智见状跪着说:“妈,儿想法找,从此家智四处询访,八方打听,终于得知李老爷家有陈腊肉,心喜若狂。家智为李老爷家背了几背草,挑了几担柴,李老爷便给了肉,也给一些粮食。家智当夜即煮熟给母亲食用,可谁知母亲食用后就开始腹泻,这可忙坏了家智夫妇,从此开始每食必喂,但母亲最终还是撒手人寰。夫妇痛哭,雪眉老人和亲邻好友都前来协助,家智将母亲送上山后,夫妇与众人一一叩拜致谢。但雪眉老人拒绝家智夫妇参拜说:“你我知已何此一举,你有困难我当助一臂之力。我有难时你也应大力协助。”从此以后,家智与雪眉老人往来更为密切,情同手足,彼止不分你我,言谈更是不比一般。

突然有一天,雪眉老人恳切地对家智说:“明日我有大难,望你助我一臂之力。”家智说:“你我知己,有恩于我,凡我能办之事,就是丢掉生命也愿尽全力而为。”老人又说:“明天早晨你在堂屋内侧装满一缸水,一定不让别人知道,倚门不出,不到午时不揭盖。”家智笑着说:“这有何难,举手之劳,我的水缸不就在堂屋右侧吗?明晨一定把水挑满,你老放心,包在我名下。”

第二天,果然有外地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前来青烟洞求雨,到了洞口,见一巫师身穿八卦道袍,脚蹬龟鳞宝靴,披头散发,手持长剑,在青烟洞边,临潭作术,三呼老密诀,似有擒龙伏虎之威。是法使尽,时至中午,阴消而去。素众求雨,巫师作法,家智屡见不鲜,站在门口,见而不动,听而不语,求者远去,回身揭盖,瞬时狂风大作,电闪雷鸣,倾盆大雨,有翻山倒海之势,一股青烟由缸而起,飞腾入洞。将家智吓得晕死过去。

不日,雪眉老人来到家智家说:“老弟啊!多亏你的功德保佑,我临危得救。”家智说:“这又从何说起,我一没动手,二没动口,三没出门半步,只照你所说,挑了几挑水也是自用,又有何劳之理呢?!”雪眉老人又说:“唉!贤弟呀,你有所不知啊,那日来者与众不同,道法高超,我非他所敌,全凭你的功德,以正压邪,否则,我命休也。贤弟,不瞒你说,我是洞中蔡龙王。”家智目瞪口呆,望而不语,不知所措,爱妻厨房答话:“往日不知今日方明。”雪眉老人大笑:“娘子此言在理,这里理所当然之事,有心请你龙宫一游,你意如何?”夫妇商议后便让家智随蔡龙王而行。

蔡龙王引路,家智紧随其后,来在洞口,龙王指着那碧波渏涟,绿水荡漾的洞中说:“不要害怕,拉着我手,两眼紧闭,紧靠我肩,不管听见什么,切勿睁眼,家智照办,只觉一阵轻飘,如天旋地转,耳边风声呼呼,不一会儿功夫,龙王亲切地说道:“请睁开眼睛。”

家智睁开眼睛,禁不住叫出声来,只见金光闪烁,霞光万道,照得眼花缭乱,万分惊奇。还没等他回过神来,只听得“咚咚咚,当当当……钟鼓齐鸣,中堂宫门大开,龙宫众人俯地叩迎,龙王家智并肩伺前。进宫茶罢,摆宴接风,珠光宝器,山珍海味无所不有,家智在龙宫尽兴游了三天,饱享人间不能奢望的洪福。家智悲叹:“唉!”龙王惊问:“何也?!”“龙宫宝成堆,凡间人断炊,吃不上口,穿不着衣,一言难尽啰!……”蔡龙王哈哈大笑:“家智,你心我知,宫中所有,任你挑选,带到人间赈济赤贫。”家智叩谢,选了一些细小珍珠、宝石随身携带,仍由龙王护送出洞。

家智回到人间,四处寻找自己的家,却见一茅屋健在杂草丛生,家智叩门不得入,仰天长叹:“妻何在?家呢?……”家智突然听见微弱一声呻吟:“家……家智,我……”家智闻声用力推门,猛步入内,不防一跤,珠宝撒了一地,整个屋子通明,方见贤妻窥视草丛、衣衫烂褛,满脸漆黑,家智惊奇地问道:“你怎么了?我才走三天……”“唉!自你走后,我独身奔波,已经过了三年。惨遭不幸,一天,我卖柴回家被群狗撕咬,遍体鳞伤,还是好心人送我回家,惊恐伤寒,又无力医治,卧病年余,全凭乡闾赠食送菜……唉!你回来就好了,这……。”家智连忙指着珍宝道:“这是蔡龙王所赠宝珠……”“啊,好了,发财了,我……。”

由于久病体弱,兴奋过度,妻抿笑而亡。家智嚎啕大哭,惊动乡邻,大家都来问长问短,家智一一相告,众乡邻帮着安排后事,闭棺掩土后,家智将珠宝施舍邻居,救世济贫。这事传到李老爷耳中,道:“李家智与蔡龙有来往,能动天地,惊鬼神,而今发财了,我……我也捧他一捧。”于是邀集族人,吹吹打打,锣鼓喧天,轿伞登门拜望,并写孝子传贴,四乡散发。

家智与蔡龙王仍与过去一样,亲密友好,互相帮助。但,这事让强人恶霸羡慕妒嫉。

一天,雪眉老人正与家智下棋,数条大汉入内夺宝,家智心慌,雪眉老人拉起家智便走,强人紧追其后,追至青烟洞边,目睹雪眉老人与家智入洞如踏无水之地,众徒畏而不前,回看茅舍一空,叹道:“不该得的,终不得也!”

数日之后,友邻发现,家智鞋于洞旁,大家才明白,龙王度走了家智。众乡亲一致认为,家智以孝成神,应为楷模,便自愿捐金建造庙宇以祀灵,并取名为青云洞。

百年来,青云洞几经摧毁又几经修复。如今青云洞,长年香火不断,求官、求财、求婚、求雨、求佑者绵绵不绝。